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分析仪器年会召开国产仪器厂商建言献策

2014-09-25 22:58:15      点击:
 曾有业内人士如此评述:质量是分析仪器的生命线,可靠性是质量问题的核心,所以说,可靠性是分析仪器的灵魂。然而,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分析仪器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成为了产业化进展滞缓的一个关键因素。
  日前,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2014年会召开之际,十几位国产仪器企业代表在会上就国产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等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纷纷建言献策,分享了各自在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方面的具体实践,希望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加强沟通协作,最终实现国产分析仪器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整体提升。
  通过发言讨论,与会代表普遍认识到了以下几点:
  企业的一把手也要抓细节发动全员给产品挑毛病
  细微之处见精神!企业的第一把手也要抓细节。不用费时费力再制定更多制度,能把墙上挂的、抽屉里放的管理制度真正执行下来,产品的可靠性就会有很大进步。同时,还要发动全员群策群力,给产品挑毛病,好的建议要给予丰厚奖励,并将之形成制度。
  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工艺技术人员是关键
  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首先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首先被检查控制出来的,因此负责工艺设计的技术人员是关键。目前不少技术人员不是不想干好,而是没有干好的能力和水平,单位又不具备传、帮、带的师傅。因此,企业要在员工培训方面舍得投入资金和时间。但员工的流动问题确实摆在面前,因此,企业经营者应该好好考虑如何在两难选择中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
  选择最合适的原器件及材料发现错误先问为什么
  产品的原器件及材料不一定要选择最好或最高级别的,而是选择最合适、最通用、最过关的。企业可借助各种仪器标准验证、检测手段,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一旦发现错误,不要随意改正,先对每个的错误至少问五个为什么会发生。只有找出错误发生的源头,才能从顶层改变,如设计、工艺、材料、流程等。
  解决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没有捷径可以走
  解决国产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还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而且这些工作很多是长期工程,没有捷径可以走。这就要求企业的一把手要有恒心和毅力,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上做好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产品的稳定与可靠。